紅旗系統服務管理用戶手冊

內容

1. 系統服務管理簡介

回到開始
Linux 系統啟動過程中會根據當前的運行級別啟動或者停止一些相應的系統服務。您也可以在系統啟動後手動啟動、停止、重新啟動服務;或者修改服務的運行順序。下面對一些有關的概念做一個簡單介紹。

1.1 運行級別

回到開始
一個運行級別(runlevel)是初始化進程在系統進入某運行級別時需要完成的啟動或停止服務,它描述了系統能夠提供什麼服務和不能提供什麼服務。運行級別是用數字來定義的,紅旗Linux系統中定義了7個運行級別,分別如下:

級別 定義
0 停止系統運行。(不能將其設為默認運行級別)
1 單用戶模式,一般用于特別的系統管理工作,如root口令丟失、文件系統檢查等
2 多用戶態,但不支持網絡文件系統(NFS)
3 完全多用戶模式
4 系統保留,未定義
5 多用戶模式,相對3而言,默認以圖形界面登錄
6 系統重新啟動,(不能將其設為默認運行級別)

系統中關于初始化(init)進程最重要的配置文件是/etc/inittab,此文件的結構比較復雜,系統管理員可以通過查看相關文檔掌握它的內容。這裡給出一個例子:如果您希望直接以圖形方式登錄,可以通過編輯/etc/inittab文件的方法,即將其中如下所示的一行:

    id:3:initdefault:

改為:

    id:5:initdefault:

它將系統的運行級別設為5,即X Window啟動方式,這時系統啟動後將自動顯示圖形方式的登錄界面,登錄成功後進入KDE桌面環境。

一種有趣的關機方法是將系統切換到運行級別0(停機)或運行級別6(重啟動),如下面的命令將會關閉系統:

    $ init 0

1.2 運行順序

回到開始
一個運行級別中包含一組停止服務和一組啟動服務,進入一個新的運行級別時(比如使用init 0命令從當前級別切換到0級別,也就是停機),停止服務組中的服務首先被依次停止,然後啟動服務組中的服務被依次啟動。停止或啟動服務的順序由服務順序號決定,服務順序號是一個0到99之間的整數。服務順序號越小,該服務就越先被啟動或停止。不同的服務可以使用同一個服務順序號。

系統缺省安裝的服務都有各自缺省的啟動順序號和停止順序號。改變啟動順序號時必須保証該服務所依賴的其它服務的順序號都小于該服務的啟動順序號。改變停止順序號時必須保証依賴于該服務的其它服務的順序號都小于該服務的停止順序號,也就是先啟後停。

2. 運行系統服務管理配置程序

回到開始
運行系統啟動服務配置工具有三種方式:打開控制面板,單擊“服務”;或者選擇啟動菜單:“開始-->系統-->服務”;也可以在終端中直接運行命令rfsysv。主窗口如圖1所示。

圖1 啟動服務配置主窗口

主窗口中列出所有的系統服務,對應每個服務有如下屬性:

描述 顯示對該服務的簡單描述。
狀態 顯示該服務的運行狀態。運行狀態包括兩種:“停止”和“已啟動”。
啟動類別 顯示該服務的啟動類別。啟動類別包括兩種:“自動”“手動”

啟動類別為“自動”的服務會在進入該運行級別之後自動運行。而啟動類別為“手動”的服務需要用戶使用啟動服務配置工具手動運行。

啟動順序號         顯示該服務的啟動順序號。只有屬于所選級別的啟動服務組的服務才會顯示啟動順序號。

服務列表中顯示的啟動類別和啟動順序號和所選擇的運行級別有關,缺省的顯示的運行級別為當前運行級別。可使用“運行級別”下拉菜單選擇不同的運行級別,如圖2所示。

圖2 選擇運行級別

右鍵單擊所需的服務將顯示彈出菜單(如圖3)。

圖3 服務操作彈出菜單

可以進行如下操作:

啟動 啟動該服務。
停止 停止該服務。
重新啟動 重新啟動該服務。
刷新 刷新全部系統服務信息。
屬性 彈出該服務的屬性對話框。                                
幫助 在線幫助。

這些操作也可以通過菜單或工具欄進行。

3. 啟動、停止和重新啟動服務

回到開始
當進行了啟動或停止服務操作之後,會彈出消息窗口(如圖4),顯示操作的結果信息。

結果 說明該啟動或停止服務操作是否成功
命令 所執行的命令
運行結果 運行啟動腳本程序所輸出的運行結果                                

圖4 啟動�停止服務結果消息窗口

啟動服務操作成功後,該服務的狀態會變為“已啟動”;停止服務操作成功後,該服務的狀態會變為“停止”。

進行重新啟動操作時,該服務首先被停止,然後啟動該服務。操作成功後,該服務的狀態會變為“已啟動”。

注意:大部分服務需要系統管理員(root)權限才能運行。如果普通用戶執行了啟動、停止服務操作,一般會給出“沒有執行權限”的錯誤信息。

4. 服務屬性

回到開始
選擇某個服務後,單擊“操作-->屬性”菜單,或者單擊彈出菜單的“操作”菜單項,或者雙擊服務會彈出服務屬性窗口(如圖5):

圖5 服務屬性窗口

“應用”按鈕使修改生效;按“確定”按鈕使修改生效並關閉服務屬性窗口,按“取消”按鈕關閉服務屬性窗口,不保留所做的修改。

4.1 常規配置

回到開始
常規配置欄如圖6所示:

圖6 服務屬性窗口─常規配置欄

常規配置欄中顯示如下信息:

服務名稱 服務的名稱,如httpd。
簡要描述 對服務功能的簡要的一句話描述。
詳細描述 對服務功能的進一步詳細描述。
可執行文件的路徑         該服務所對應的可執行文件的完全路徑名。
啟動類別 該服務的啟動類別。
類型 顯示該服務的類型。

類型包括三種:“持續性服務”“一次性服務”“特殊服務”

“持續性服務”啟動後持續運行,一般連續提供某些系統或網絡服務。

“一次性服務”啟動後完成特定任務後自行終止,一般用于添加設備驅動或加載文件系統。

“特殊服務”指一些提供特殊功能的服務,比如shutdown。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對其進行手工配置。

狀態 顯示該服務的運行狀態(停止或已啟動)。

可以執行以下操作:

4.2 運行級別配置

回到開始
運行級別配置欄用于配置服務所在的運行級別,可以將服務從某一啟動級別的啟動/停止服務組中加入或者移走。運行級別配置欄如圖7所示:

圖7 服務屬性窗口─運行級別配置欄

常規配置欄中顯示當前運行級別以及服務所在的運行級別。

可以執行如下操作:

“確定”“應用”按鈕使修改生效。

4.3 啟動腳本

回到開始
每個啟動服務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啟動程序(一般是shell腳本),啟動腳本一般支持以下命令行參數:

命令行參數 說明
start 啟動服務
stop 停止服務
restart 重新啟動服務
status 顯示服務狀態

當需要啟動、停止服務時,可以使用相應的命令行選項運行啟動腳本。比如可以使用命令“/etc/init.d/httpd start”啟動apache Web服務器,或者使用命令“/etc/init.d/httpd stop”停止apache Web服務器。

啟動腳本的內容顯示在啟動腳本欄中(如圖8)。

圖8 服務屬性窗口─啟動腳本欄
回到開始


Copyright © 2002-2003 北京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rfsysv 1.0